塑料摩擦磨损试验机参数:
1.样品尺寸:30毫米×7毫米×6毫米。
2.转速:0-200转/分(10转/分-400转/分可定制)。
3.负负荷:20公斤(196牛)≤0.5%。
4.摩擦环尺寸:40×10毫米,倒角0.5× 45,外表面与内圆同心度偏差小于0.01。
5.摩擦环材料:45 #钢,淬火热处理HRC40-45,外表面光洁度▼8。
6.摩擦扭矩:0-4n·m
7.速度精度:≤1%。
8.摩擦力矩精度:≤1%。
9.传感器测量精度:≤1% FS。
10.尺寸:长400 * 500 * 350毫米,宽高。
塑料摩擦磨损试验机标准
GB3960-2016塑料滑动摩擦和磨损的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测定。
2.规范性参考文件:
以下文件适用于本文件*,对于所有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只有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对于所有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18塑料样品条件调整测试标准环境(IDT ISO 201)。
GB/T 1033.1-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法和滴定法(iso 1183-1: 2004,IDT)。
GB/T 17754-2012摩擦学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 17754-2012中定义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方便起见,现将GB/T 17754-2012中的部分术语和定义重复列举如下。
3.1
滑动摩擦滑动摩擦。
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滑动时会产生摩擦。
3.2
摩擦摩擦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切向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时,存在阻碍运动行为并伴随机械能损失的现象和过程。[GB/T 17754-2012,2.2]
3.3
摩擦副;摩擦副;摩擦副
它是指由两个相对运动并相互作用的摩擦元件组成的小系统。
注意:作为摩擦副的物体称为摩擦副。
[GB/T 17754-2012,4.4]
3.4
摩擦力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于彼此切向移动或趋向于相对于彼此切向移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上出现的切向力阻碍了两个物体的相对移动。
3.5
在旋转摩擦副中,沿圆周方向作用在旋转体上的摩擦力与旋转体有效半径的乘积。
GB/T 3960-2006
[GB/T 17754-2012,4.38]
3.6
划痕宽度宽度。
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中,摩擦块摩擦磨损后留在摩擦面上的损伤痕迹截面为凹弧的弧弦长,单位为毫米(mm)。
3.7
磨损磨损
摩擦引起的表面变形、损伤或表面材料逐渐流失的现象和过程。
[GB /T 17754-2012,2.3]
3.8
磨损损失。
摩擦副材料接触面的变形量或磨损过程中表面材料的损失量。
注1:一般可用体积、质量、几何比例表示。
[GB/T 17754-2012,5.1]
注2:本标准以体积磨损、质量磨损和磨损痕迹宽度表示。
3.9
摩擦系数μ
一组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与法向力之比。
[GB/T 17754-2012,4.18]
3.10
润滑方法。
摩擦副表面润滑介质的供给方式。
注:可分为间隙润滑、连续润滑、单向润滑和循环润滑等。
[GB/T 17754-2012,6.47]
3.11
润滑剂润滑剂
一种易于剪切的物质,加在两个相对运动的表面之间,以减少摩擦和控制磨损。
[GB/T 17754-2012,6.48]
4.原则。
将样品安装到试验机上,将样品安装在测试环上方,加载样品,保持样品静止,测试环以一定速度旋转。参
5.设备。
5.1试验机
5.1.1传动系统用于驱动环以给定的速度旋转。速度的相对误差应不超过3%,轴在环安装位置的径向跳动应小于0.01毫米。
5.1.2加载系统对样品和环施加法向力,法向力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
5.1.3对于测量和记录摩擦力矩的系统,摩擦力矩的相对误差应不超过3%。
5.1.4记录环转数的计数器或计时器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
5.1.5样品夹具应确保样品安装后无轴向移动。
5.2天平和测量工具。
5.2.1分析天平称量样品质量的误差应大于0.1毫克
5.2.2测量样品尺寸和磨损痕迹宽度的量具误差不得超过0.02毫米
6.测试环和样品。
6.1测试环。
试验环材料一般为45#钢,需要淬火热处理HRC40~45。其外部尺寸为外径(40±0.5)毫米,内径16毫米,宽度10毫米。外圆需倒角,倒角均为0.5X45o,外圆面与内圆同轴度偏差小于0.01 mm,每次试验前外圆面粗糙度Ra不大于0.4。
注:环的材料可根据需要确定。
6.2样品。
6.2.1外观和尺寸。
试件为长方体,表面应光滑,无气泡、裂纹、分层、有杂质、加工损伤等缺陷。
具体尺寸和要求:mm,试件上下表面平行度不小于0.02 mm。
GB/T 3960-2016
6.2.2数量。
每组不少于3个样品。
6.2.3状态调整
除非试验标准中另有规定,否则样品应根据GB/T 2918或相关方协商的条件,在室温(23±5)℃、相对湿度(50±5)%下处理16小时以上。
7.测试条件。
7.1试验过程中,试样保持静止,试验环以200转/分的速度旋转,试验时间为2 h,载荷为196 n,根据材料的不同,允许选择其他载荷。
7.2试验可以在没有润滑(干摩擦)的情况下进行。也可以在润滑条件下进行(润滑方式可以是滴油润滑、间隙润滑、连续润滑、单向润滑和循环润滑;润滑剂可以是46#减摩液压油或客户的润滑剂)。
8.测试步骤。
8.1除非有关各方另有约定(如高温或低温试验),试验应在与条件调整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8.2用乙醇和丙酮等对样品不起作用的溶剂仔细去除图案和环上的油渍。之后,不得用手直接接触图案和测试环的表面。
8.3用分析天平称量样品的质量(m1),并根据GB/T1033.1-2008中方法A的规定,使用该样品测试图案密度。
8.4将样品装入夹具中,使摩擦表面和图案环之间的交线位于图案的中心。包装摩擦扭矩记录纸。
8.5平稳加载到选定的载荷值。
8.6启动试验机,研磨2 h后停机卸载,取下样品和试验环,用溶剂清洗样品表面,待样品冷却至试验环境温度时,用量具测量磨损痕迹宽度,或称取样品质量m2。在测量磨痕宽度时,应在磨痕中心和距磨痕两端1毫米处测量三个值,测量值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毫米。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试数据。
8.7读取摩擦扭矩值m
9.结果的计算和表达。
9.1磨损标记宽度。
磨损标记宽度是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注:本标准建议用磨损痕迹的宽度来表征磨损。
9.2质量磨损。
磨损根据公式(1)计算:
9.3体积磨损。
体积磨损根据公式(2)计算:
9.4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μ根据公式(3)计算:
9.5重要数字。
磨损标记宽度、体积磨损和质量磨损保留3个有效数字,摩擦系数保留2个有效数字。
10.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报告。
检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表明采用本标准:
b)识别测试材料所需的所有数据,包括类型、来源、制造商代码、等级和历史;
c)样品制备方法:
d)样品数量:
e)测试的状态条件和标准环境,如果在材料和产品标准中有规定,任一特殊处理条件应延长:
f)试验环的材料、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整体尺寸:
g)润滑方法和润滑剂名称:
h)试验载荷、试验环转速和试验时间:
I)测试结果:
j)测试日期和人员。
Copyright©2025 24直播网体育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30362号-1 sitemap.xml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